一部礼赞水利移民的优秀之作
——评长篇报告文学《向人民报告》
大江文艺主编 刘军
三峡、南水北调移民工程与日月同辉,已赢得了空间,更会赢得时间。
这是一本情真意切的书,配得上移民这个群体、移民工程的书。移民是“天下第一难”,丹江口库区移民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又是“难中难”。赵学儒的《向人民报告》是对丹江口库区移民工程纵横视野的回望、深入透彻的反思、感情真挚的歌颂、荡气回肠的抒写。
《向人民报告》中的主人翁无论是移民还是移民工作者都是人民中的一部分,他们更是人民中的优秀群体,这一部分人才是中国正能量延续之根基。移民,既自私又爱国、既平凡又伟大、既斤斤计较又顾全大局、既留恋故土又向往新生活。
书中记录了决策者的爱心,执行者的决心,移民群众的赤胆忠心,他们都是作者礼赞的对象。他们的行动开始是为了汉江流域的防洪、发电和灌溉,最终是为了北方人能喝上长江水。他们一路坎坷走来,领导在制定政策时曾出现过失误,移民干部在执行中曾出现偏差,移民在行动中曾出现过抵触。但由于他们活动在丹江边、大柴湖旁,或到过黄河畔、长江上,始终没有离开水,“站在水边的人无法不干净。”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如是说,他们最终将国家利益视为至高无上。
作者向人民报告一个多么闪光的群体,他们必将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一起在祖国的时空中放射出永恒的光芒!
一、向人民报告,丹江移民史的曲折经历
历史是需要翻动,需要张扬,更需要抚摸。历史是对于往昔的发言,更是对现实的另一种表达,尤其对逝去不远的历史,应让历史尽快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倒嚼化为营养。
《向人民报告》是一部形象的丹江移民史。作为移民的后代,赵学儒自觉地成为丹江移民史的书记员,记载下不同阶段移民命运与国家命运共时空的文字,向人民报告丹江移民的曲折经历。它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民生报告与社会焦点纪实,更对丹江移民史往事进行钩沉,更对其功过是非进行了评说。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做补偿的。《向人民报告》以追忆的情怀贯穿其中,那些注定是破碎旧梦的文字,不少往往是最令人心碎,不堪回首的。历史可以尘封,疼痛可以结痂,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记不住遭受的苦难是巨大的不幸。好作家应是社会、百姓、良知的代言人。本书的作者没有拒绝表现苦难,展示苦难带来的忧伤、哀痛不是为了获得怜悯,而是为了对抗遗忘。揭秘、解秘,在于辨认、确认,由此形成有价值的记忆。
通过作者的记述读者了解到,就像我党的历史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样,最终移民政策的制定也出现失误,使得丹江移民的经历曲曲弯弯。这些移民都是祖国的孩子,他们都是听母亲话的,母亲让搬,他们尽管如何地不情愿,最终还是一次次将家建起毁掉,再建起再毁掉,被称为“中国移民的标本”何兆胜一生辗转三省四地。有的人家甚至搬了三四次家。
1958年为了丹江口工程,淅川县8008个移民,一次性地到达青海省,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更由于安排不当,其结果是“4个人中约有一个人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实在令人发指。”
1965年,河南、湖北两省省长达成“河南管迁,湖北包安”,由于迁去的人比当地人还要多,为争夺有限资源引起大规模的肉搏战,第二次移民失败。
丹江移民们撤回原地,宁愿在丹江口水库边搭草棚,村子没名,人员没户,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也不愿再挪窝。因要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国家对丹江口库区下了停建令,移民的生活始终在踏步不前,在等待中深受贫困煎熬。
文革时期,丹江移民再移到湖北大柴湖。1968年的一天,移民陆洪汉白天还在河边干活,晚上就接到搬迁的通知,第二天就搬家了,这是在革命行动的胁迫下,当时叫“水赶人”。
政治移民的后遗症让大柴湖人陷入了“吃粮靠统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怪圈,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人畜同居的情况”。恶劣的环境,严酷的生存条件,搬迁后期待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动摇着移民扎根大柴湖的决心。
作者在列举了这些事例后沉重地说道:“我们的移民老乡在简单、粗暴、无序或以水撵走人中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无论是哪种迁徙方式,他们都上演了中国水库移民史上最悲情的一幕。”
他更总结道:“当年的移民之所以悲情关键是我们太穷了、太没有经验了、太偏激了、太武断了,太缺少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科学、一种行动,那就是迟到的以人为本”
这番话不仅对其灾难进行了剖析与认知,显示了一个作者朴素的道义与良知,更包含着作者对社会历史事件独到与深刻的认识。思想并不是高不可攀,这就是思想产生的力量,它是事件上升到理性思考后的结晶。
共产党是对人民负责的党,与人民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知错就改,知耻而后醒,是共产党赢得人民信任和拥护的前提条件之一,建立优厚的扑偿政策,则是抚平移民心灵创伤、体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保证。
近年,“国家行动”这个词使用频率较高。由于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加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更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一个综合国力逐渐强大起来的中国政府,已有实力一次次采取国家行动,解救叙利亚中国侨民、三峡工程移民、南水北调移民。
国家制定的政策对移民越来越有利,执行政策的人是越来越坚决。作者举了两个例子让人印象深刻。河南省为了安置移民,大面积地调整了耕地,业内人士称为“河南第二次土地改革”,原住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作者引用了农村一句俗话:“土地、老婆不让人。”安置地群众说:“我们把鸡蛋黄给你们,把蛋清留给了自己。”过去因土地产生的肉搏现象怎么不现踪影,同样还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水涨不等人。为了让移民尽快搬进新居,湖北黄湖移民安地是16家工程队的1000多名工人同时施工,800多套房屋同时打地基,这时的工地不如说是一个战场或是一个劳动竞技场。移民建房指挥部总协调漆伯泉打着吊针还坚持在工地。所有的家庭都能上工地来亲眼看一看,共同见证和监督新家建设。
作者用更多的笔墨再现了新时期、新移民村的情景。如团凤县黄湖移民新区是全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安置人数最多、面积最大、位置最优的移民安置区。只见黄色的房顶,白色的墙壁,一排排整齐的两层楼洋房,犹如一幅油画。这就是移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更记录了相关政府部门对移民不仅输血而且帮助移民提高造血功能,使移民自己一次次拼搏发展,迈向了一条自救自立自尊自强的希望之路,创造幸福生活。它当然要顺着传统农耕文明的脐带前行,并贯通到城市文明的胎盘里,开始它涅槃后的生命生长过程。比如,新来的移民们一边打工拿工资,一边把土地租转出去收租金,小日子过得风平浪尽、风生水起。他们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不屈的性格勇气走出了生存的困境,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也升华了自身的人格力量和创造精神。
对于刚搬迁不久的新移民还存在局部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结构的重建、社会关系的重组,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的融合。尽管这种重建与融合是被动的,可能会产生一些必然的碰撞,但最终将在求异中共存,在互补中共进,在地方经济开发和多元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作者没有忘记了解文化的移植与传承,文化在移民史的云波中,是移民骨胳和血肉的一部分。移民新村书记姚根怀介绍他们村2010年元宵晚会上,2009年刚同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淅川锣鼓”和
“丹江号子”在新的土地上并没有水土不服,让镇上的群众耳目一新。至于,移民丁光晏与当地姑娘刘亚平结合,而且还诞生了小宝贝,真正生命意义的融合与传承已开始了。
到了这个时候,丹江库区移民工程才达到了决策者的意志、执行者的责任与移民要求三者统一。书中记叙到,移民黄立荣拿出自己的刺绣作品《移民政策好》送给了时任湖北省省长李鸿忠。移民的评价是对移民工程最高的奖赏!
世界银行原社会政策与社会学高级顾问、美国乔治
华盛顿大学教授克尔
M如此评价道:“中国人世界上最优秀的移民政策,收到了最好的效果。丹江口库区移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项奇迹只有在中国才能完成,其它国家都应向中国学习。”
整个记述,最开始融入的是作者对移民的同情、感叹、期待之情,后面更多的是对现阶段移民工程的赞美之情。
作者向全国人民报告:南水北调移民工程好得很!
二、向人民报告,为国家利益移动者的事迹
《向人民报告》主要报告丹江口库区为了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移动者,通常称他们为移民。
世上最厚重的是土地与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从土地的这一头到那一头,人民中的一部分——移民,他们的经历如此地波澜壮阔,是我们人民中值得歌颂的群体,因为他们为了国家利益最大化一次次举家迁移。如果说作者在记载丹江移民史时是用的粗线条,浓墨重彩,在记述具体移民时,他不少地方是用的功笔画手法,精雕细刻,为我们讲述了一户户人家,一个个移民既使恋土、恋家,但最终识大局、为国家迁移他乡动人的故事。
作者用凝重的笔触、凄婉的语言,真实的细节,描述了移民两难选择的情感经历:待迁的迷茫,初迁的艰辛,返迁的凄苦,再迁的悲壮。对于一个本来就很贫贱的家,他们重建了,又放弃;放弃了,又重建。这些草根般的百姓要求并不高,只想有一个安稳的家。
作者在书中细写移民的三种真情,最让读者唏嘘感怀的是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这是人之常情,回避不了、掩饰不了,它不可抗拒的存在着。祖祖辈辈落地生根、血脉相连的地方,说是树挪死,人挪活,一旦连根拔起,谁都会撕心扯肺似的痛的。作者为我们撷取的几个典型画面和典型人物生动地表现了移民的别情离谊。
“最后一个端午节”。50多条渔船载着全村老少在丹江祭奠河神,感谢丹江养育了他们,祈祷屈原、河神护估他们搬到新家平平安安,万事如意。当全村人将像雨点似的棕子洒入江中时,洒出的更是希望和心愿。这个画面不仅永远刻进了在场移民的心里,也映入了读者的眼帘,让人过目难忘。
作者还描写了西岭村小学冉泽晓校长最后一课上。这个环境里面的人物都很特殊,一个是传承者,另一方是被传承者,他们行动的意义更非同一般。无论是黑板上书写的“最后的惜别”几个大字、“我们忘不了滚滚丹江水”那首诗,还是学生们早已准备好的“献给我们的故乡,我们的老师”的小礼物,中间传递的是代代不能忘的故乡情。故乡像一颗种子,会在孩子们的心中开花结果的。
书中收录了两首诗,表明了移民的心声。搬迁的车队走过老街,移民纷纷伸头探望即将沉入江底的老街,诗人融情生情地呤叹道《让我再看一眼,最后的老街》,不舍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丹江姑娘一曲二胡独奏曲唱出了移民的心声:“喊一声移民我的老乡,端一碗丹江水,送你去他乡。一把故乡土,装在你身上。不管你走多远,淅川不能忘。”
是的,不能忘!蔺英杰大婶临走时带走了一桶丹江水,为的是给即将从高考场上下来的儿子在新家煮粽子和鸡蛋吃,让他记住家乡最后的端午,以物思情。
是的,不能忘!移民活标本何兆胜最后一次搬到辉县常村镇新居是时,他把淅川的韭菜挖来,让它在新的土地上生根。刘庆民将父亲坟上的土背了一包到了新家,是因为母亲对他交待了她死后要跟父亲埋在一起。
是的,不能忘!何止是人。张书强家的小花猫到了新家后,独自返回老家。主人寻去,发现它卧在老屋坍塌的墙头上,再将它再抱回家已经死了。这个脆弱的生命一直在孱弱地生长,又悄无声息地逝去,它是死在对故土深深不舍与依恋之中,这一富于人性和风骨的特性让读者敬重之心油然生起。
再就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情怀,对国家的赤胆真情。作者向读者展示移民这份情怀时,真实地再现了其转变过程,也就是悲伤、痛苦、不舍都被大义取代的过程。
“一搬十年穷”,搬了五次家的淅川村民赵建国穷了半辈子,即使这样,他还一次次地说:“金坑银坑不如俺的穷坑坑。”这次搬迁他终于想明白了:“穷家难舍呀!但是,舍小家顾大家,应该!”
移民董飞去世的父亲在留下遣书说得还要直白:“你们谁也不准犯糊涂,不准与国家讲条件,要积极配合搬迁,不准找借口阻止搬迁。否则,我不会原谅你们的。”像这样深明大义的百姓到世界哪里去找,惟有中国这片土地能够培育出这样的移民!
水库移民是水利水电建设的产物。告别故土割舍亲情选择陌生探求未知的,是改变命运挑战人生的契机,也是付出代价作出牺牲的代名,应为深明大义的普通移民们做最崇高的礼赞。看到这里,读者也会情不自禁地高呼:“移民万岁!”
《向人民报告》里还展现出移民由衷表露出的对共产党现在好政策的感情之情。中国的百姓是最容易知足,最懂得感恩的百姓。
2008年,当移民活标本何兆胜最终搬到河南辉县时,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问他满意不满意时,何说:“我到过青海,去过荆门,还是这次搬迁真正安置得好!”
2010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南水北调34.5万移民搬迁全面启动,征地补偿提高到16倍”。有的地方甚至连每座坟都再给予一些补贴。
移民新政惠移民!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采取了相对集中安置的政策,不搞“插花移民”。让移民真正能拿到真金白银。“让移民真正能从要我搬转变为我要搬。”因为他们认为新地充满了希望。希望本身无疑是精神享受,也许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精神享受。
搬迁时,移民们配戴红花,这边敲锣打鼓欢送,那边张灯结彩列队迎接,在搬迁过程中,无论是孕妇早产,是102岁的老人迁移后的抚慰,移民干部都做了妥善地安置。
何兆胜说:“以前,没人把俺当人;这次搬迁,俺感到俺是人了,俺是个体面的人。”
七十岁的张宝坤老人对记者说:“这一次搬迁对我最大感受,就是今生今世当一次移民非常荣耀。”移民杨秀英说:“共产党对我们移民好着呢!”他们代表了移民共同心声。
中国之所以能完成世界最伟大、最优质的移民工程,因为我们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政府,最优秀的移民,同时还有最优秀的移民工作者。
三、向人民报告,移民工程实施者的功绩
为移民工程而工作的人,人们通常称他们为移民工作者。
中国土地上的移民曾经痛苦过,但现在中国土地上的移民是幸福的。因为现在“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党,哪个团体,这样用心、用感情、用实际行动对待移民群众。”这是作者通过几年深入移民、深入工程在《向人民报告》中的由衷感言,而其执行者就是书中另一个群体——移民工作者。如果将移民工程比作一个天体,移民与移民工作者是不可分割的双星座,交相辉映。
他们一路走来,这段经历仿佛将他们引上了高原,那里尽管空气稀薄,但清新无比,更领略到过去看不到的风景。
这一部分人由工程设计者与具体执行者组成,作者被他们深深地打动了,对他们动了真情,在《向人民报告》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他们。报告文学的灵魂是思想与感情。在叙述这部份人的功绩时,作者已将报告隐藏的文学里了,让这些人物形象的言行来表达报告的内容,也就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做到了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由于冷峻与艰难贯穿始终,这些人物无论在精神还是肉体上都经受了磨励,其中不少细微感人描写,读后让喉头一次次地发紧。
作者向人民报告:移民规划是移民工程的蓝图,实物淹没指标是规划的基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委)近500名工程技术人员在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实物淹没指标调查工作时,“不增不减,不重不漏”。白天,他们往来于各调查点,有时徒步走八九里路调查,就为了一户移民;晚上,他们又像一只只叼食回巢的小鸟,继续在船上整理调查资料,最后实物指标调查合格率100%。这就是国家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吧!的确要百分之百,因为哪怕有百分之一的不合格,对一户移民就是百分之百,得不到妥善安置。
长江委人编制移民规划是在暑季进行,规划什么,就要到现场看什么。38度高温不断,有时近到40度。他们中一人患乙肝坚持工作;一人因长期出差,女朋友告吹;还有一人父亲刚去世,将老人安置好就到了工地。革命加拼命最后编制出的是一个优良的移民规划。
何止是编制移民规划的人。河南移民安置工作最终“四年的任务,两年完成。”提前完成,而其前提是以海量的工作量为条件的,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指挥部办公室两年来从这里发出的文件要用几卡车装。
作者向人民报告:工作最难做的是具体实施规划与移民直接接触的移民干部,他们要直接面对矛盾,也就是说要面对暂不理解的移民群众,尽管历史上的错误不应让现任干部承担。移民真是移怕了,对前程的渺茫让他们既使赖活着也拒去他乡。2010年,搬迁的时间一步步逼近,一位妇女不顾雨水和泥水,上前就抱着河南省淅川县大石乡乡长向晓丽的腿跪下来说:“乡长,我实在不愿意走,你就让我留在这里吧!”这是让向晓丽没有想到的。
人最痛苦的是当你遭受误解与攻击的时候,不能离开、不能辩解,更不能反击,因为他们是你的亲人。承受亲人给你带来的痛苦,你不仅肉体、心理也要同样坚强,只有将人民视为至高无上的共产党干部,才能经受这样的考验。它再现了一种精神底色和品格质地,它缘于一种为国家与人民最大利益而坚守的精神。
向晓丽与罗建委经受过如此考验。“村民把我和乡党委书记罗建委围在雨地里,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不让我打伞,不让我们吃饭,不让我们喝水,甚至不让我们去厕所。整整10个小时,我们的全身被淋透了,感觉还冷又饿,浑身直打哆嗦。”当有人骂她,一位大娘替她抱打不平的时候,她苦笑一下说:“我也会骂人,但我不能骂你们,因为你们是我的乡亲,是我的亲人呀!”当得到乡亲们的理解后,她泪流满面,作者替向晓丽由衷地感叹道:“这泪水中包含对移民乡亲血浓于水的深深情谊,浸透着超强工作压力下满腹委屈,这泪水更充满了被乡亲们理解信任后的无限欣慰,这泪水将天下第一难凝聚在了一起!”
浙川县移民干部安建成指挥推土机为搬迁的车队平路时,不慎碰了一位老乡地祖坟。在老乡的要求下,他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大声说首:“老人家,乡亲们要搬迁,今天惊动了您,我安建成给您老磕头谢罪了。”最后换来了死者家属的一个笑脸。作者立马又有了三句咏叹调:“这一跪,跪出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这一跪,跪出了移民干部的高风亮节;这一跪,跪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铿锵足音!”
好的描述、好的评价的确让人眼睛湿润,能体会到一种令人心动的感情。和平时期需要这样的共产党干部,他们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真诚打动人,以排忧解难的行动化解矛盾。他们不仅愿意为人民吃苦受累,对衣食父母有豁达的理解,还愿意为人民忍辱负重,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比大海宽的是天空,比天空宽的是人的心胸。
微信里曾转着这样一幅照片,一位衣服上洒着血花的民警坐在那里,下面的注释是:我终于赢了,其暗示和平时期的工作并不能回避流血和牺牲。从事移民工作也是如此。不少移民干部为了做好工作,有的女同志被狗咬过、流产,更有的同志透支健康,甚至牺牲了生命。作者为读者带回了一个个这样的人物;
南阳市副市长崔军被移民群众称为移民市长,原来就是淅川县县委书记,移民的任何移动对他来说都如父母移动一样牵肠挂肚,于是他提出:“一切为了移民,为了移民的一切”的理念。一次,他为了平息快要兴起的骚乱,忍着巨烈的心脏跳动。将一瓶子180粒、每次吃10粒的“复方丹参滴丸”一次吃完。”事态平息后,他低声对县长说:“别张扬,快送我去医院。”搬迁结束后,崔军终于带领一班人“把政绩溶在清水里,把政绩写在青山上”,但体重一下子减了十几斤。
被称为移民的贴心人移民干部王玉献肾结石发作,悄悄去了医院做了碎石手术,第二天就出现在移民工作现场会上。一个月过去了,他的尿液仍带着血。由于他从早到晚接手机,左听力几乎失聪。送走移民,当记者问道:是否很有成就感时?王玉献低声说:“我当时只想大睡一觉,大哭一场。”刚强的他终于还原了本色,千番辛苦,万般委屈,尽在其中。对人性、对普通人有着较深刻理解的作者终于捕捉住了这种忠于生活与特殊环境的情绪。
移民在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干部除了透支健康外,更有甚者,将生命献给了移民工程。
均县镇党委副书记刘峙清也是因劳累过度,倒在工作岗位上,临死前,他还在用手摸放
在桌上一个正在响的手机。以他为原型的电视片《汉水丹心》在人民大会堂首映,感动了无数党员干部。他的女儿对妈妈说:“那么多人为他送行,我就知道他是为大多数人死的。”作者认为,她肯定学到了一种很坚强的东西。
浙川县机关党委副书记包村干部马有志最紧张时一天召开了8次党员小组会,最后他竟然倒在前往移民村的路上。
作者写到:“我一排排、一个个读着他们的名字,当读到被黑线圈着的人名时,眼睛突然一酸,眼泪大滴大滴落下。”这就是说,在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倒下的不止是一、两个人,他们牺牲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是国家和人民心目中当然的英雄。正如一个移民干部在典型发言中说道:他们在做移民工作时,是在用“生命来点燃奉献激情,用责任来诠释人生的价值”。为此,他们能产生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千古不变的道义力量、情感力量、智慧力量、人性力量,当然也是美的力量。我们的移民干部也因以这样一种全新的形象走进了中国移民史画廊而不朽!感谢作者因再现而保存了他们及他们的事迹。
四、艺术特点
1、自觉的担当意识与使命情怀
赵学儒在水利系统文坛以快手、多产、质重闻名,关键是他有自觉的担当意识与使命情怀。报告文学是一个需要脚踏实地去履行的文学体裁,坚持“脚步”在先“手脑”在后的写作,不仅是一个报告文学作家高度自觉参与的表现,更是勇气、与毅力、道义与良知、责任与担当的充分表达。任何一次写作都要求创作者怀当事人之心,走进现实真境,与火热的生活一起蒸腾,赵学儒做到了,还是揣着“硝酸甘油片”上路的。既使这样,作者义无返顾地循着移民的足迹一路寻找,坚毅的寻找体现了作者自觉担当意识与使命情怀,更是《向人民报告》成功的先觉条件。
2、重大题材的选择与运用
赵学儒是《大江文艺》报告文学多产作家,他对选材十分考究,非重大题材选得极少,面对南水北调移民这样重大题材的选题他绝对冲锋在前。细品《向人民报告》最大感受是信息量扑面而来。这首先得益于作者选择了南水北调移民这一重大题材,赵学儒仿佛一脚踩进储藏着优质矿石的矿脉,写作素材储备丰富,取舍之时甚至要忍痛割爱。写作时,作者显得分外地庄重与真诚、理智与清醒,题材运用达到一定的水平,起到了歌颂移民工程主题的作用。题材的取舍很大程度决定于作者的价值取向,文学作品的质地,多为创作者人格的质地,报告文学尤其如此、
3、记述的可圈可点之处
作者的记述已将史料的真实性、散文的抒情性与杂文的犀利性合为一体,前面列举的大量的例子就是佐证。
作者注重画面的描写。作品能融动人仅是一种浅表的意识,往往能记得的都是一些画面,这些画面不仅融目,而且惊心。如向晓丽乡长遭人围攻的画面,安建成跪拜移民祖坟的画面。
作者注重故事的贯穿与运用。正是在一个个故事的追寻中,生动的事实真相才浮出水面。如《何兆胜一去青海》的故事,《董飞父亲遗书》的故事。
作者注重对细节的还原与尊重,惟有细节的真实最动人。能够感动常人的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细微小事,这些小事就像野花散落于田野之间,让人感到温暖。如移民将丹江水提到新村、将父亲坟上的土背到新家的细节。
全书整体的语言风格含有一种硬朗之气,直接、有力,能准确抵达,但不乏一些散文化的形象语言,如“那年天旱,地滚烫,冒白烟,龇牙咧嘴。…溪水浇到地上,跟油放进滚烫的锅里差不多,一会儿就干了。”再如:“旱魔导演人吃人。”
由于作者的主要身份是记者,全书报告的成份多于文学的成份是本书的主要弱点。但总的来说《向人民报告》可以跻身于优秀报告文学的行列。
二0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该文发表于《大江文艺》2017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