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写报告文学应扬长补短
赵学儒
我起先是写小说的,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下雪了》、《非常女人》,中篇小说集《战神》,长篇小说《大禹治水》(中英文版)。我为什么选择写小说,原因是我中学毕业后到农村去,到太行山区一个很落后的农村去,不愿意让青春随水流失,就想做点事情。当时考虑搞什么也没条件,就是写小说有条件,因为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一支笔一摞纸一个大脑就基本上够用了,于是就选择了写小说。后来,到中国水利报社当记者,有了采访的便利,在完成新闻编采写的基础上逐渐向写报告文学发展,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向人民报告》(中英文版)《圆梦南水北调》《血脉》《顺水》等作品,还出版了一本理论习作《写作实讲》,一部散文集《若水》。我的第一部报告文学《向人民报告》未定稿,在向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老师请教时,他指出我的作品是“大新闻”。我至今写作时都要回想他的这句话,弥补记者写报告文学的一些不足。最近,中国水利报社董自刚社长对记者写报告文学提出较高的要求,借此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点想法,与记者同事商榷。
一、报告文学是在通讯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报告文学是文学大家族中的后起之秀。在中外古代文学史上,是没有报告文学这个概念的,它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传媒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并且发展迅猛、成果丰富。
报告文学本身具有新闻和文学两种基本属性,记者很容易把报告与通讯联系在一起。一是两者文体比较接近。二者渊源十分密切。报告文学界的朋友常把司马迁的《史记》,作为我国报告文学的开山鼻祖。作文报告文学,“报告”与新闻通讯有直接联系。现在的报告文学概念,是在通讯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至今,报告文学是中国新闻奖的一项。
优秀报告文学当具备三个要素:新闻性、文学性、思辨性。三要素体现报告文学的三重价值:新闻价值、文学价值、社会价值。新闻性使它快捷,文学性使它有立体感和可读性,思辨性使它具备启发思想深度的作用。报告文学是文学与新闻的兼容文体,得到作家和新闻记者的热爱。采访中,我们遇到用消息的形式无法表现的人物或事件,就写成通讯或报告文学,及时、敏捷、深度反映时代,承载起时代赋予它的使命。报告文学被称是文学的“轻骑兵”,它也是时代的号角,是真善美的旗帜,是假恶丑的匕首,是传递人民心声的高音喇叭。
比如,穆青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穆青既是知名作家,又是新华社的高级记者。这作品既是新闻通讯的典范之作,又是报告文学的名篇佳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人民日报发表时原本是被作为长篇通讯的,而后来不少报告文学选本又把它作为不可缺少的篇目收入其中。
中外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记者出身的作家。比如:美国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苏联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爱伦堡,法国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中国的莫言是《检察日报》记者,刘震云是《农民日报》记者,李春雷是《邯郸日报》记者等。
记者写报告文学的优势得天独厚。一是“准”,多年的专业修炼,能够对新闻价值准确判断;二是“广”,记者广泛接触人和事,有较多的题材素材可写;三是“深”,采访的便利优于一般性作家,记者更有触及真相的机会;四是“厚”,记者见多识广,更能够客观分析事件,表现主题。
但是,记者的短处,也应着力弥补。
二、不能弱化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思辨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了文学艺术“由高原向高峰发展”的号召,既是动员令,也是对当下文学艺术的准确把握。近年,再没出现《哥德巴赫猜想》那样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徐迟此文仍然保持着报告文学的高峰态势。我认为,这是因为报告文学创作中存在“报告”多、“文学”少、思辨苍白的缺憾。
这种现象,应该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且越来越突出,成为报告文学创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记者写的作品,通讯和报告文学不分,把通讯和报告文学混为一谈。其实,写好报告文学,也就是处理好真实性、文学性和思辨性的关系。我们说,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但缺乏文学性、思辨性的作品其生命力也不会长久。
茅盾先生早年写过《关于 “报告文学”》一文,提出报告文学“必须具备小说所有的艺术上的条件”的观点,不乏报告文学作者借鉴。我国报告文学奠基者的一些作品,如夏衍的《包身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等,既有真实性,也有文学性、思辨性。
很多作家,当然包括记者型作家,只是满足于对事实和对象的机械描述,过多地受制于真实性而忽略了对真实对象的主观把握和文学艺术的表现。报告文学是有自身的特性的,它需要有现实性、思想认识深度、超前的意识和理想精神、使命感、忧患情怀和人文自觉等方面,给读者以真善美的召唤。
这就需要报告文学作家具有思辨能力。报告文学作家比较难,是“带着手铐脚镣跳舞”的,手往往被“真实”捆住,脚不能踏入“雷区”。
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实存在的,有的作品是经某单位、部门和某个领导委托写的,作者受到资助,就要“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照顾方方面面,于是不可避免地加给作品更多的 “报告”。有的作品,栏头写的是“报告文学”,其实就是一片表扬稿。
思辨性与“雷区”有直接关系。这与我们看人看事的角度有关,是否客观看人看事,是否历史地去分析问题,是否坚持文学理想。有评论家定位我是“歌颂派”作家,我歌颂真善美,义不容辞。我们的真善美多了,假恶丑就少了。犹如白天长了,夜就短了。
记者写报告文学,往往存在这些不足:一是逻辑思维比较强;二是使用新闻语言比较多;三是被“客观真实”捆住手脚;四是叙事方式单一;五是在写人方面吝啬笔墨;六是深入采访不够等。
三、记者写报告文学当在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培养形象思维。思维是主体(人类)的行为,是思维意识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等形式。
记者采写新闻,一般是逻辑思维,相对比较直接和简单。文学是形象思维,过程就比较复杂。记者写报告文学,也就是从逻辑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的过程。
当然,无论是采写新闻还是搞文学创作,既要把握和选择主要的思维方式,又要注意多种思维方式的合理运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作品质量。
其次,不断锤炼文学语言。新闻与文学的语言特点不同,新闻语言应该具备简短、精确、客观、通俗的特点。文学语言讲求“新奇”和“反常”,即通常说的“陌生化”;可以表达多种意思和意象;可以借助夸张、比喻、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塑造和凸显文学意象或形象;提倡个性化。
记者在文学语言上,应该注意:一是避免词不达意;二是避免形容词罗列(这在初学写作者中常见);三是避免句子冗长等。倡导:个性化语言;立体描写;诗话;音乐美;短(有时一个字就是一段)。
第三,把握艺术真实。新闻、报告文学的生命都在于真实,报告文学的真实包括事实真实与艺术真实。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对社会生活中“人”的情感的体验和升华,是在“客观真实”基础上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文学的艺术真实是在“客观真实”基础上的艺术真实,而且这种真实是以人类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来把握世界、理解世界的真实。记者要挣脱“真实”的捆绑,需要“身上脱三层皮”,需要“脱胎换骨”。
其四,熟悉叙事规则。文学叙事比较神秘,叙事之人似乎达到一种“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程度。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违背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趋势,这是一条铁律,不可破也不能破,新闻如此,文学亦然。否则,叙事的内容便会荒诞怪异,不为人们所接受。
报告文学叙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报告文学的叙事也是真实的,但是允许艺术创作;二是报告文学叙事允许合理地、艺术地谋篇布局;三是报告文学叙事言辞讲求张力、耐人寻味;四是报告文学要有故事性,有情节、细节。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文学是人学,写报告文学要突出写人。文学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人类的情感发展历程,反映的是人类的内在心性,以表象和情感构建能够唤起人们审美情趣的文学形象,吸引和感染读者。很多记者写的作品,为什么文学性不强,根本原因是没有写出典型事件中的典型人物。
第六,深入生活,深入采访。现在的记者、作家读书比较多,但都是“二手资料”,不能体现“创作”的文学特征。到生活中去,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到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去,才能获得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有了原汁原味的真材实料,经过 “深加工”,就能写出优秀的报告文学。我深信,优秀报告文学是用“脚”写出来的!
记者写报告文学当在六个方面发力:培养形象思维;锤炼文学语言;把握艺术真实;熟悉叙事规则;突出写好人物;深入采访等。
分析了记者写报告文学的长和短,值得充满信心的是,记者写报告文学是容易成功的。而且,报告文学作为非虚构文学的重要内容,在国内外呈现“热” 态。在国外,白俄罗斯记者、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催生非虚构写作热潮;在国内,新媒体崛起,信息如雪花还没落地就消失了,以深度挖掘为己任的非虚构写作(报告文学)彰显社会意义、单位影响力和个人价值。记者当好记者,也可以当好作家。
作者系中国水利报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